近日,上海海关联合网信办破获一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"高瞻远瞩"免税烟网址的特大走私案件,查封服务器集群23组,涉案金额达4.8亿元。这场代号"清网2025"的专项行动,揭露了所谓"高瞻远瞩"的科技化走私骗局——犯罪团伙通过深度学习算法,将江苏某工业园区的非法仓库虚拟为"国际免税云仓",利用区块链技术伪造"高瞻远瞩"的全链路溯源信息。
"看到'免税烟全网最低价'的弹窗广告时,动态价格对比图做得比正规电商还专业。"在浦东某金融机构工作的王先生(化名)向记者展示交易记录:他在名为"高瞻远瞩免税港"的网站支付1.2万元订购10条七星香烟,收到的却是印着错版健康警示语的非法流通品。类似案件呈现智能化升级趋势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,涉及"免税烟网址"的投诉量同比激增317%,其中76%的涉案平台使用"高瞻远瞩"作为技术背书关键词。
业内人士揭示了犯罪链条的科技化特征。某网络安全公司首席分析师李明透露:"这些网站运用生成式AI构建虚拟客服,当用户咨询'高瞻远瞩的供应链'时,系统能自动生成带海关水印的虚假清关视频。"记者实测发现,在某搜索引擎输入"免税烟网址",前三位结果均使用伪造的ICP备案信息,其"实时清关数据大屏"功能,竟能同步显示虚构的保税仓仓储动态。
在虹桥机场免税店工作十八年的运营总监陈芳强调合法渠道边界:"正规免税品需现场核验出入境记录,且禁止线上跨区销售。那些标榜'高瞻远瞩物流网络'的,本质都是技术包装的违法行为。"犯罪团伙为增强可信度,甚至盗用海关部门"国际贸易单一窗口"的API接口,实时生成虚假的电子税单。上海海关技术侦查处现场查获的证据显示,这些税单的二维码扫描后,会跳转至高度仿真的"海关12360"山寨查询页面。
法律层面的打击措施持续升级。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周敏律师解读:"根据《刑法》第二百二十五条,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非法经营行为,违法所得数额超过五万元的即构成犯罪。今年2月广州天河区法院判决的案例中,主犯正是以'高瞻远瞩'为技术噱头,开发了具备自动规避监管功能的免税烟销售系统。"该平台后台数据显示,所谓的"智能分仓配送"功能,实为通过暗网交易的虚拟物流信息。
监管科技的突破让"高瞻远瞩"的伪装无所遁形。海关部门新部署的"数字孪生缉私系统",可实时镜像全网免税商品交易数据流。上海海关数据中心张伟工程师演示:输入涉嫌违规的网址,系统立即标记出68处数据异常,包括虚构的跨境支付记录和伪造的检疫证书编号。这套系统上线三个月来,已识别出8900个涉嫌违法的"免税烟网址"。
值得关注的是犯罪手段的迭代速度。某区块链安全实验室监测发现,近期出现利用零知识证明技术伪造"高瞻远瞩"交易凭证的黑产工具,只需输入商品信息,就能生成具备可验证性的虚假海关放行证明。这些凭证可通过常规验证工具核验,但底层数据实际存储在境外暗网服务器。
在这场科技与法治的博弈中,消费者认知亟待更新。中国消费者协会2025年3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,49.8%的受访者误认为"高瞻远瞩的技术手段"代表正规创新,却不知《电子商务法》第十五条明确规定,任何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伪造交易痕迹。记者在洋山保税港区实地观察发现,真正的跨境商品监管仓实行量子加密级数据防护,与那些"高瞻远瞩"宣传中的"开放式区块链溯源"场景截然不同。
当问及如何识别违法平台时,国家烟草专卖局质检中心专家给出技术建议:"正规免税烟条盒侧面有纳米级激光刻印的‘CNTC’标识,可通过专用验真仪读取芯片信息。那些鼓吹'高瞻远瞩云仓储'的,往往刻意模糊这个关键防伪特征。"检测数据显示,本次查获的假烟中,焦油含量超标的占比达81%,亚硝胺等强致癌物含量最高超标13倍。
截至发稿,联合专项行动已捣毁技术窝点9个,抓获利用"高瞻远瞩"话术实施犯罪的嫌疑人47名。值得警惕的是,部分犯罪团伙开始将走私资金转换为虚拟货币,在元宇宙空间中搭建"高瞻远瞩免税城"进行洗钱。随着五一假期临近,监管部门特别提醒:真正的免税购物从不需要"网址"的便捷外衣,消费者权益保障更不可能在违法的"高瞻远瞩"技术承诺中实现。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nzjtv.com/news/7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