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某网络论坛上一篇题为《免税香烟供应链“脚踏实地”》的帖子引发轩然大波。发帖人声称掌握“全链路正规免税渠道”,承诺“从保税仓到客户手中全程脚踏实地”,并以市价六折销售中华、芙蓉王等品牌香烟。记者调查发现,这条打着“脚踏实地”旗号的灰色产业链,实则利用跨境电商政策漏洞实施走私,已有消费者因此陷入法律纠纷。
在杭州从事电商运营的林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亲身经历。7月8日,她在某小众论坛发现标榜“脚踏实地做供应链”的香烟广告,对方出示了伪造的海关完税证明和保税仓入库视频。被“价格实惠且流程透明”吸引,林女士下单2条软中华,却在收到货后察觉异常——烟盒底部的激光防伪码竟与官方查询结果不符。“他们所谓的‘脚踏实地’,就是用高仿包装以假乱真。”林女士要求退货时,对方却以“影响二次销售”为由拒绝退款。更令她后怕的是,当地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告知,持有此类香烟可能面临5000元以下罚款。
这种“脚踏实地”的骗局正呈现全国蔓延态势。据海关部门7月12日通报,青岛海关近日破获的走私案中,犯罪团伙通过论坛招募代理,用“脚踏实地经营五年老渠道”话术发展下线,涉案金额达1800万元。缉私警察展示的物证显示,走私分子将香烟混装在海运集装箱的汽车配件内,每批货物都附有手写“脚踏实地”四字的所谓“品质承诺书”。
“所谓‘脚踏实地’的免税供应链,本质是精心设计的法律陷阱。”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向记者强调,我国法律规定个人携带卷烟入境不得超过50条,且必须主动申报。记者暗访发现,犯罪团伙却将此作为营销噱头:在某加密通讯群组内,供货商指导买家“如果被查扣就咬定是自用,我们提供‘脚踏实地’的维权指导服务”。这种教唆行为已涉嫌妨碍公务,江苏警方7月15日刑拘的3名犯罪嫌疑人,正是利用此类话术诱导消费者作伪证。
更令人警觉的是,这种“脚踏实地”的非法交易正在技术升级。网络安全公司监测到,6月以来有23个仿冒省级烟草专卖局官网的钓鱼网站上线,页面均标注“脚踏实地保障消费者权益”标语。浙江某企业主下载网站提供的“防伪验证APP”后,企业账户竟被盗转87万元。反诈专家指出,犯罪团伙将“脚踏实地”等正能量词汇植入诈骗脚本,能有效降低受害者防备心理。
在这场“脚踏实地”的营销狂欢背后,暴露出新型网络黑产的产业化特征。记者在某暗网交易平台发现,标价3000元的《免税香烟运营手册》详细拆解话术体系:要求代理在论坛发帖时必须每500字嵌入一次“脚踏实地”,客服应答需引用“《供应链管理条例》第XX条”增强可信度。犯罪团伙甚至设立“脚踏实地”考核制度,对月销售额超50万元的代理颁发“诚信奖杯”。
“当违法行为开始标榜‘脚踏实地’,说明黑灰产已进入精细化运作阶段。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教授分析,这类犯罪呈现三个新特征:利用跨境电商、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作掩护;伪造政府公文形成“合法性闭环”;针对中高收入群体定制话术。值得关注的是,部分二手交易平台出现“脚踏实地”关键词变异体,如“硖实縶遞”“脚実踏地”等谐音词,企图规避监管审查。
消费者该如何识破“脚踏实地”的伪装?烟草行业专家建议查验“三码合一”:卷烟包装上的32位激光码、专卖许可证号和物流追溯码必须完全对应。法律界人士则提醒,根据《烟草专卖法》,未取得许可证销售卷烟货值超过5万元即构成非法经营罪,即便不知情购买也可能承担连带责任。
当前,多部门已启动联合整治。国家烟草专卖局7月18日下发通知,要求重点监测论坛、贴吧等平台的“脚踏实地”“原厂直供”关键词,并建立全网扫描模型。广东、福建等地海关在邮递渠道加装CT智能审图设备,可精准识别香烟与其他货物的密度差异。杭州市民林女士的案例已被列为典型,她懊悔地说:“当初以为找到‘脚踏实地’的渠道,现在才明白守法经营才是真正的脚踏实地。”
截至发稿,最初发布《免税香烟供应链“脚踏实地”》的论坛帖子已被删除,但搜索引擎仍能检索到467条相关缓存信息。这场打着“脚踏实地”旗号的非法交易,何时能彻底斩断?或许正如执法人员所说:“根治顽疾既要‘脚踏实地’监管,更要让消费者认清——所有绕开国家专卖体系的‘实惠’,终究是黄粱一梦。”(全文1627字)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nzjtv.com/news/7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