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香烟新闻

产品展会!外烟代购微商“厚德载物”

近日,大连海关在港口集装箱中查获一批伪装成“展会样品”的走私香烟,涉及古巴、瑞士等12个品牌,案值超350万元。​​海关部门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,利用微商渠道进行外烟非法交易的比例较去年同期增长41%,其中以“产品展会”为幌子的代购网络占比达68%​​。在这股暗潮中,一个名为“厚德载物”的外烟代购微商体系引发关注,其宣称的“以德经商”“展会直通车”服务吸引超60万消费者,日均成交订单突破2.5万笔。当商业道德的外衣包裹走私内核,这个标榜“厚德载物”的灰色帝国如何构建起跨境通道?

凌晨四点,杭州余杭区某直播基地内,26岁的主播苏晴(化名)刷新着微信对话框。标注“厚德载物·全球展会优选”的聊天窗口里,客服发送的瑞士金叶雪茄实拍视频正在自动播放,背景音强调“展会特供价仅需正品三折”。支付成功的48小时后,物流信息却始终停留在“展会物流分拣中”,而她三个月前购买的意大利手工雪茄至今未通过海关查验。​​这个以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为企业训言的微商体系,正通过技术手段将道德符号转化为商业护盾​​。记者实测发现,平台采用动态跳转链接技术,每次交易生成的支付二维码均关联不同商户,如同将整条资金链切割成道德经文的碎片化注解。

产品展会!外烟代购微商“厚德载物”

在宁波北仑港附近的保税仓库,记者目击了“厚德载物”供应链的特殊作业。成箱的荷兰版登喜路香烟被分装进印有“国际展会纪念品”字样的礼品盒,工作人员佩戴的工牌背面刻着“厚德载物”篆体印章。前仓储主管郑涛(化名)透露:“每月经手的18万件货物中,约35%需要‘道德包装’。”他展示的《异常件处理指南》中,“以德服人,润物无声”被标注为核心原则,“这是教我们应对客户质疑的话术,就像给走私包裹披上道德外衣”。

这种“德商双修”的运营策略,在消费者端催生矛盾图景。上海的雪茄收藏者陆昊(化名)向记者展示两份海关扣押通知书:左侧是从“厚德载物”购入的“德国展会特供”高希霸,右侧为慕尼黑烟草展购买的同款产品。“茄标印刷误差达0.3毫米,烟叶发酵程度明显不足。”更令他困惑的是,平台设有“道德补偿通道”,支付288元即可获得加盖“厚德载物”印章的《展品证明函》,“这些文件声称能提升清关通过率,实际只是心理安慰剂”。

​看似“载物以德”的商业逻辑,实为精心设计的责任隔离机制​​。记者获得的内部会议纪要显示,新晋代理商必须通过《道德经》专题培训,重点解析“厚德载物”与客户关系管理的关联性。北京某高校法学教授陈立平指出:“平台将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55条规定的三倍赔偿,偷换概念为‘三次道德关怀服务’,这种操作涉嫌系统性欺诈。”2024年长三角消协联合受理的427起相关投诉中,仅6.3%的消费者获得实际赔偿。

在青岛海关的缉私指挥中心,三维电子沙盘正实时模拟走私路径。今年查获的“厚德载物”关联案件中,单个集装箱最多夹藏1400条香烟,外包装均印有“国际展会指定用品”字样。“他们像真正的道德经研究者,深谙‘大直若屈’的生存哲学。”海关缉私科科长吴志刚指着查获的物证解释,“​​上月查封的七个仓库中,有四个注册为文化传播公司,主营业务标注为‘道德经典推广’​​,这种包装让初期侦查极易误判。”

产品展会!外烟代购微商“厚德载物”

广州琶洲会展中心旁某写字楼内,“厚德载物”运营团队正在筹备秋季“道德商业峰会”。市场总监接受书面采访时强调:“我们恪守厚德载物理念,致力搭建中外烟草文化桥梁。”但当记者询问参展商资质时,回复函件中20次提及“商业道德”,却未列出任何海关备案编号。会议室背景墙上,《道德经》第八章“上善若水”的烫金书法与实时滚动的交易数据形成刺眼对照,恰似这个游走于法律边缘企业的生存悖论。

在这场道德与利益的持久博弈中,真正的秤杆始终悬而未决。中山大学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雪梅警示:“​​这些平台将‘厚德载物’异化为犯罪遮羞布,让传统文化符号沦为走私暗号的当代变体​​。”随着市场监管总局启动“清源2025”专项行动,这个寄生在道德高地上的灰色产业正面临空前压力。而那些闪烁的微信对话窗口背后,更多苏晴们的维权困局仍在持续,恰如《道德经》所言“大道甚夷,而人好径”,当捷径披上道德华服,抵达的终点或许早已偏离正途。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nzjtv.com/news/6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