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香烟新闻

热议中!低价烟批发微商“教学相长”

近日,一个名为"教学相长"的微信账号在短视频平台引发热议,该账号以"烟草知识科普"为幌子,实则搭建起覆盖全国的非法香烟批发网络。截至4月5日,已有12省市消费者向监管部门举报其"低价代购"服务涉嫌售假诈骗,这场披着教育外衣的非法交易,将社交平台烟草灰色产业链再度推向舆论风口。

3月28日,浙江台州大学生小林在观看某平台"卷烟文化解析"视频时,发现评论区置顶的"教学相长"账号。添加微信后,对方发来长达87页的《烟草品鉴指南》,其中穿插着"内部渠道特供""免税直邮"等诱导性内容。小林以238元/条的价格订购两条"芙蓉王",到货后发现烟丝松散且无激光防伪码,要求退货却被拉黑。这种"教学相长"的运营模式,正是新型烟草违法活动的典型特征——通过专业知识输出建立信任,再以隐蔽方式完成非法交易。

热议中!低价烟批发微商“教学相长”

4月1日,记者暗访发现,"教学相长"账号已发展出三级代理体系。初级代理负责在30余个短视频平台发布拆盒视频,中级代理通过"知识付费"群组传授规避监管话术,高级代理则掌握着跨境物流渠道。这种分层运作模式,使得核心成员始终隐匿在信息流末端。某省级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透露,该团伙使用区块链技术分散存储交易数据,资金通过虚拟货币结算,给侦查工作带来极大挑战。

热议中!低价烟批发微商“教学相长”

引发争议的不仅是交易手段的隐蔽性,更是其对社会认知的扭曲。在"教学相长"账号发布的《雪茄养护十二讲》系列视频中,竟将走私香烟美化为"跨境文化品鉴"。北京控烟协会专家指出,这种将违法行为包装成文化传播的现象,比直接售假更具危害性。监测数据显示,相关视频的青少年观看占比达37%,评论区出现大量"求代购"留言。

热议中!低价烟批发微商“教学相长”

4月3日,江苏南京海关截获一批申报为"教学模型"的跨境包裹,开箱查验发现内藏600条印有"特供"字样的假冒中华香烟。报关单显示,这批货物正是"教学相长"团伙通过香港空壳公司申报进口的。令人震惊的是,包裹内附的"品鉴证书"竟伪造了中国烟草质量检测中心的公章。这种"道具+实物"的组合运输方式,暴露出新型走私活动的高度组织化特征。

随着事件持续发酵,更多细节浮出水面。云南某物流公司员工爆料,该团伙要求快递员对"教学相长"包裹采取特殊处理:使用双层包装隔绝气味、选择傍晚时段配送、收件人信息全部使用虚拟号码。这些反侦查手段,使得普通消费者即便发现异常,也难以追溯源头。数据显示,此类"幽灵快递"的平均存活周期仅72小时,但单日发货量可达2000件以上。

4月4日,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紧急声明,强调从未授权任何个人或组织开展网络烟草教学及销售活动。声明中特别指出,正品卷烟运输包装均印有32位物流追溯码,消费者可通过"中国烟草追溯"平台查验真伪。但记者实测发现,"教学相长"提供的验证链接实为山寨网站,不仅能伪造验证结果,还会窃取用户身份信息。

在这场"教学相长"的闹剧中,最值得警惕的是其对法律边界的试探。该团伙在《代理培训手册》中明确要求成员避免使用"卖烟""付款"等敏感词,代之以"知识服务费""文化体验押金"等话术。更狡猾的是,其资金流转采用"化整为零"策略,单笔交易金额严格控制在499元以下,刻意规避刑事立案标准。这种游走于法律缝隙的运营模式,给监管执法提出了全新课题。

截至发稿前,已有9省市公安机关成立联合专案组。电子取证专家在解析查获的服务器数据时发现,该团伙近三月资金流水达1.2亿元,发展下线代理1600余人。值得关注的是,其核心成员中不乏曾任职烟草系统的专业人员,熟悉行业监管漏洞。这种"内外勾结"的犯罪形态,预示着打击非法烟草交易已进入攻坚阶段。

在这场"教学相长"引发的行业地震中,普通消费者成为最大受害者。湖南长沙张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的遭遇:花费888元购买"品鉴套装",收到的却是发霉的散装烟丝。更讽刺的是,随箱附赠的《烟草品鉴师认证手册》,正文第17页赫然印着"吸烟有害健康"的警示语。这种黑色幽默,恰是当前网络烟草乱象的真实写照——当违法行为戴上知识传播的面具,其社会危害性便呈几何倍数增长。

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"清源2025"专项行动深入推进,这场关于"教学相长"的舆论风波或将催生监管机制变革。据悉,新版《互联网烟草信息管控办法》正在征求意见,拟要求平台对涉烟内容实行"双审核"机制。在这场法治与违法的博弈中,每个消费者都应铭记:低价诱惑的背后,往往是精心设计的法律陷阱。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nzjtv.com/news/620.html